【小朋友同大人分別 學新野唔係睇獎勵】
「點解嘅?咩嚟㗎?」
我湊外甥仔嘅時候,佢成日都會問我問題。送玩具會問我邊度買,我食嘢會問我係咩嚟,睇卡通片會問我劇情,每個小朋友都係好奇寶寶,對世界事物充滿好奇。但唔知由幾時開始,人越大,求知欲反而越嚟越少,又或者更在意背後「獎勵」同「成本」。
一條簡單問題,點解想進修讀書?相信十居其九會話為轉工、升職、搵錢、移民。無錯,以上答案都係事實,如果有人答係為興趣,真係要對嗰個人salute致敬,竟然有人咁pure咁true,使咁多錢唔係為回報,只係純粹滿足求知欲。
我記得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有一個得意研究,電腦Mon上面,分別有四隻外星生物,click每隻外星生物,得到嘅虛擬糖果數量都唔同,其中一隻外星生物回報最多有10粒。測試目標有大人同小朋友,要喺100次click裡面得到最多糖果。你可以諗得到,大人知道邊隻外星生物最多回報後,就會用其餘所有次數去click佢,但係小朋友呢?結果發現小朋友知道邊隻外星生物最多糖果後,佢哋會繼續嘗試click其他外星生物。積係對於小朋友,寧願放棄豐厚回報,承擔更大風險發掘未知之數,新事物嘅吸引力比獎勵更加大。
大人同小朋友嘅分別,就係小朋友世界簡單得多。去學新野,大人都要考慮值唔值先去馬,相反小朋友心想就去做。究竟咩原因,令人大咗會有呢個轉變,社會充斥功利主義?太計較其他人目光?抑或教育制度令我哋失去學習動力?就由今日開始,回歸返細個時種初心,想知就上網搵資料,想學就去報名上堂,唔好考慮太多背後利益,咁樣做人都會簡單開心得多!